家長學堂嘉許禮
家長學堂嘉許禮
為慶祝本年度的家長學堂圓滿完成,並表揚參與學校及家庭的貢獻,家長學堂嘉許禮於2025年6月21日邀請超過300位嘉賓出席,包括60所計劃學校的代表、計劃團隊夥伴及家長們。
活動中,學校代表及家長真摯分享了計劃如何支援非華語學童及其家庭的學習與成長歷程。學校社工亦分享了他們如何將文化回應服務的培訓應用於日常工作中。兩場精彩的學生表演更為現場增添歡樂氣氛,充分展現計劃在推動中文學習及促進文化共融方面的積極成果。
主禮嘉賓致辭
/1a.jpg)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長者、復康及社區)陳頌皓女士致歡迎辭
/1b.jpg)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總幹事 吳煜明先生致勉勵辭
致送感謝狀予計劃學校
感謝49間幼稚園及11間小學的鼎力支持,「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於2024–2025年度共惠及947名非華語學生及家長。嘉許禮亦藉此向所有參與學校表達衷心謝意,感激他們付出的努力與支持。
/2a.jpg)
陳頌皓女士(右一)致送感謝狀予計劃學校
/2b.jpg)
吳煜明先生(右一)致送感謝狀予計劃學校
頒發家長學堂獎狀
在2024–2025年度,家長學堂共惠及307位來自幼稚園和小學組的家長及其家庭,當中有157位家長獲頒基礎級證書、52位獲頒進階一級證書,以及98位獲頒進階二級證書,肯定他們在支援子女學習旅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與成果。
/3a.jpg)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經理 (文化回應教學統籌) 何佩琼博士(左一)頒發證書並與家長及學生們合照留念
/3b.2.jpg)
香港大學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賽馬會友趣學中文」 計劃總監(家庭社區參與及支援)許守仁博士(左一)頒發證書並與家長及學生們合照留念
/3c.jpg)
「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代表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副總經理范穎妍女士(左一)頒發證書並與家長及學生們合照留念
/3d.jpg)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研究教授,「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總監﹙幼小銜接及多媒體學習資源發展﹚陳瑞端教授(左一)頒發證書並與家長及學生們合照留念
家長學堂參與學校老師、社工及家長代表分享
家長學堂一直致力凝聚家校力量,支援非華語學童家庭。活動邀請了參與學校的老師、社工及家長代表分享他們在家長學堂的成長歷程,並交流心態轉變、角色認知上的體會。他們亦肯定「文化回應服務」為個人與學校帶來的正面影響,表達對計劃的肯定和欣賞。
/4a.jpg)
(由左至右) 來自仁濟醫院明德幼稚園社工白曉君姑娘、Ms. Kiran Munir老師、家長Ms. Kaneal Shaheen、來自救世軍蘇屋幼稚園家長Ms. Dadang Michebelle Gagno及社工毛筱漫姑娘
/4b.jpg)
家長 Dadang Michebelle Gagno女士分享了學習中文在她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但幫助她增強自信提升,亦讓她能更有效地支援子女學習中文的旅程
/4c.jpg)
社工毛筱漫姑娘表示透過於學校推行文化回應服務,將培訓中學到的理念和方法應用於日常工作中,有助與非華語家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營造更共融的學習氛圍,同時亦促進了她在專業及個人層面的成長
多元文化表演
兩場由參與家長學堂的學生帶來的精彩演出,為嘉許禮注入豐富的文化色彩。學生透過武術及粵劇表演,展現多元學習成果與跨文化交流的價值,充分體現推動共融及欣賞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5a.jpg)
/5b.jpg)
由香港武術運動員袁家鎣女士親自指導的非華語學生,氣勢十足而且充滿力量地示範不同武術招式,令在場人士充分感受到他們在練習中投入的努力與自信
/5c.jpg)
/5d.jpg)
由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學生演出粵劇《童夢‧神話》之《騎龍訪遠》選段,以精緻妝扮及生動表演吸引觀眾目光,亦展示出小朋友們對傳統藝術的投入與熱愛